心臟驟停,四分鐘內(nèi)做心臟復蘇存活幾率一般為50%左右。
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,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,重要器官(如腦)嚴重缺血、缺氧,導致生命終止。引起心跳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維顫動。若呼喚病人無回應,壓迫眶上、眶下無反應,即可確定病人已處于昏迷狀態(tài)。再注意觀察病人胸腹部有無起伏呼吸運動。如觸頸動脈和股動脈無搏動,心前區(qū)聽不到心跳,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驟停。心臟復蘇的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及心肺復蘇,藥物治療可使用速效救心丸、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藥物,心肺復蘇要先給予胸外部按壓,取雙乳頭連線的中點處進行按壓,按壓時深度要達到5到6厘米,按壓的頻率要在每分鐘100到124次,隨后應開放氣道,清理口腔內(nèi)的分泌物,再給予人工通氣,按壓和通氣的比例要做到30:2,如果有除顫器,應迅速給予電除顫治療。同時應及時撥打120,將病人送往醫(yī)院,一般經(jīng)心臟復蘇治療存活率在50%左右。
